地涌金莲,云南特有巨型花卉,佛教之花
只要购买本店地涌金莲,店主包活。一个月后不长新根不发绿叶,店主承诺重发给亲。
请亲仔细阅读后再购买,15的小苗栽下后要2--3年才能开花,急切盼望开花的朋友可购买大苗,3--4月份开花。或是咨询店主有没有带花苞的,店家都愿意为大家留意的。喜欢气势磅礴,霸气一些的朋友可店主,留意搜寻8--12公斤的巨大植株。
店主个人觉得萝卜白菜各有所爱,有些亲喜欢观赏芭蕉叶的,有些亲喜欢急切看到花的,就如一个买家朋友所说,无论是赏叶还是赏花,它都是天下无双的!一举两得!另外无论是买小苗还是大苗,您只需购买一次,植株根部就会赠送你很多小小苗,到时候分栽也好,送人也罢,都是非常好的!
大株:根部比较粗壮直径大约13CM,整株大约10公斤以上。地涌金莲于早春时节开花,所以现在所购大株待明年早春即可开花
本店所售莲花都是种植在大山坡上,大植株都是种植2年多的了,根部已经深深扎入泥土,而且植株很重,所以非常难挖,即使挖出了,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搬到山下,所以请亲不要议价了,小店谢谢各位了!
在此说明一下 地涌金莲高度最高1.3米,中株、大株有的大约50--60CM,莲花成熟度关键看它有多粗壮,有些莲花由于生长环境很干旱,所以虽然粗壮了但很矮也就轻一下,但也能开花了。
小店另售小株http://anyang.lshou.com/life/c117/t1ebee5d6a8e.html 2--3年开花
中株:http://anyang.lshou.com/life/c117/tbb88cca8b8b.html&
2年开花
中大株http://picimg.lshou.com/pic/upload/t/server/auction/publish/edit.htm@spm=686.1000925.1000774.8.nnninO&item_num_id=17516470392&auto=false
地涌金莲风采
花间有勤劳的小蜜蜂在采蜜呢
这是即将盛开的莲花
看看他们的生长环境吧 摄于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崃山苗族村寨,崃山处于高山上,村里的孩子到山下上学要走1个小时的山路,下午放学回家更是要从山脚的学校爬到山顶的家,山上缺水,人和牲口都靠水窖喝水。老百姓把地涌金莲雨季的时候种在地梗上,长大了用来喂猪,因为地涌金莲汁很多!
之所以展示这么多,是想打消亲的顾虑,很多买家很喜欢地涌金莲,可是就担心栽不活,成活不了,在这里亲可以看到地涌金莲是非常好容易成活的,它的力非常强!就如同生活在大山里的苗族同胞们!自然条件的恶劣也不能阻止大家对生活的希望。
村头的老核桃树
住在高山的苗族一年就靠雨季积累的雨水生存,洗澡对他们来说是多么奢侈的事情
寒冬已然过去,地涌金莲也感受到春天的温暖,已经开始告别枯萎的季节,慢慢长出绿叶
小株15如图
中株35如图
大株110如图
故事一
地涌金莲在北京安家了!!!!
(咨询特价)年1月19号,一位北京大妈非常喜欢地涌金莲,我已经带着女儿早早睡下了,突然收到短息咨询我家莲花怎么卖苗。后来大妈指挥女儿在店里拍下1棵大苗 2棵小苗,由于春运高峰期,在漫长的等待中,我和大妈都很着急,就怕莲花在路上冻死了,因为大妈说北京正下大雪呢。我一边安慰着大妈,一边每天查询,终于在10天之后,大妈收到了。大妈很高兴加了我的QQ还给我发来了图片。经常聊起莲花在北京的生长情况,。看到莲花在北京长势良好,我也非常激动。现把照片传上与大家分享!
栽下后照片
之后大约一个月后,大妈说在她的精心照料下,莲花开始发绿叶了,在3月份吧,大妈又给我发了图片,让我分享了她的喜悦
很不错吧,看到大妈的小苗都长出3片叶子了,反观我栽在地里的由于干旱缺水,干巴巴的才长出一片叶子,我说还没大妈养的好,看得出大妈很开心哦!
希望更多的买家反馈你们栽种莲花的信息让我也分享您的快乐!
故事二
咱山区里的宝贝也出国了!
看完北京大妈的故事,能不能打消大家的顾虑呢@其实很多买家最关心的问题是能养活吗?路上那么久会死吗?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对我来说是非常另人震撼的事情!我心里那个美呀。哈哈!
一日一位买家说帮人买莲花,询问了很多,说是要发到广州,然后再发到马来西亚,心理戈登了一下,国外还有人喜欢选后来挑好苗也就发了,这事也就过去了。某天熟悉的邮件声响起,她说她在国外,到她手里大约20天,我心想那么多天我也不敢寄 ,所以连忙拒绝,可是她说原来有朋友在我店里买过,非常好,现在非常健康。反而叫我不用担心,听她这么说我才想起原来是有寄过,但当时并不知道中转到马来西亚要那么久,我问她为什么自己不亲自购买,现在才知道什么是代购,长见识了哈哈。我于2013年3月30号发货,4天后也就是4月2号代购在广州签收。直到4月16号,马来西亚的朋友我说她收到货了。
我算算时间从发货到买家收到货刚好18天,尤其看到买家说收到后新叶发出,新的白色根也出来了,我是真心高兴啊。
很多买家都担心路上会死掉或是很难养活,我特意拔了棵种下一个月的大苗出来看看根部是什么样
这是一面长出的小苗芽哦
从根部的坨上发出白色的新根,仔细看向上的是小苗芽,向下长得是新根哦,
可以看出,原来的老根会干枯掉或是烂掉,如果亲收到有根烂掉或是枯掉,请亲耐心等待半个月后就能看出莲花会不会长新叶了,千万不要轻易下定论,因为大家对莲花并不了解,也请理解店家去深山挖莲花真的不易的,要付出汗水和辛苦的。
向下长得新根,其次莲花喜欢肥沃疏松的土质,盆栽要注意选择排水好的大。高的盆,少浇水,一点点水莲花就能活长得非常好的。
另外一面也长出一颗小苗,从一颗小苗长到直径15--20公分的大苗是多么不易啊
看完了根,我们来看看花吧 花片下真正的娇嫩小花,经常吸引蜜蜂来采蜜
花底端的果实,果实有黄豆大小的种子,很坚硬呢
地涌金莲----原产云南,我国特产花卉。先花后叶,花冠犹如从地面涌出的一朵金色莲花,硕大、灿烂、奇美,仿佛来自仙界,使人不得不惊叹、折服。
地涌金莲被佛教寺院定为“五树六花”之一,云南民间还利用其茎汁解酒、解毒,制作止血药物,
传说佛祖诞生之时每走一步足下都会生出金光灿灿的金莲花,也就是地涌金莲。有傣家传说,佛祖讲经,讲到精彩之处,“天花乱坠,地涌金莲”。所说的就是这种花。
地涌金莲地涌金莲属
地涌金莲又名千瓣莲花、地金莲,地母金莲,地涌莲,为芭蕉科象腿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,原产我国云南省,四川省也有分布,系我国特产花卉。地涌金莲丛生,植株矮小,一般高1米以下。地上部分由叶鞘层层重叠、形成螺旋状排列,如树杆状,称之为假茎。叶片浓绿色,长椭圆形,顶端锐尖,形似芭蕉叶,长约50厘米,宽可达20厘米。花期较长,可达250天左右,六枚苞片为一轮,顶生或腋生,金光闪闪,形如花瓣,层层由下而上逐渐展开,能保持较长时间不枯萎,且鲜艳美丽而有光泽,恰如一朵盛开的莲花,而真正的花清香、柔嫩、娇小,黄绿相间,包藏在苞片里面,苞片展开时才展现出来;又因其假茎低矮而粗壮,先花后叶,于早春开花时忽从地下涌冒而出,悄然绽放,使人惊奇,故有地涌金莲之称谓。花卉多以美、香、色取胜,而地涌金莲以奇压倒群芳,它不仅花冠硕大,奇美,还有更令人拍案叫绝之处:当它生长旺盛时,在假茎的叶腋中也能开出众多的小花朵,形成“众星捧月”的奇观。
地涌金莲在西双版纳栽培得尤其多,因为该地区的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,几乎每个村寨里都有佛教寺院,地涌金莲被佛教寺院定为“五树六花”(即佛经中规定寺院里必须种植的五种树,六种花。)之一,所以广泛种植。在丰富灿烂的傣族文学作品中,地涌金莲作为善良的化身和惩恶的象征,多有出现。在地涌金莲产地,民间利用其茎汁解酒醉及草乌中毒,假茎作猪饲料。花入药,有收敛止血之效,可治白带、红崩、大肠下血等。地涌金莲常用分株法繁殖。于春末将根部滋生出的分蘖苗连根挖起,另行栽植。也可用播种繁殖,种子不易久藏,宜随采收随播种。
药用价值
【药名】:地涌金莲
【别名】:地金莲、地涌莲
【英文名】:airyfruit Musella, Flower of Hairyfruit Musella
【归经】:大肠经
【功效】:止带;止血
【考证】:出自《滇南本草》
【采收和储藏】:夏、秋季花期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
【资源分布】:分布于云南中部至西部。
【出处】:《中华本草》
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从百度上搜索出很多关于地涌金莲的资料,只有一点,它产于云南,是云南独有的花卉。是不是很漂亮呢
露地栽培宜在春季,地植宜选择庭院角隅或天井窗前一角的避风高燥处,忌植于低洼或雨后积水的地方。春季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给,雨后要及时排水。秋末和早春需施以腐熟有机肥,并在假茎基部培以肥土,以促进生长开花。花后假茎枯死,应及时将其砍掉。在华南地区冬季应用稻草或塑料薄膜包裹茎干,以防霜冻。待春天拆去包装物,修剪枯枝烂叶,施入肥料即可。
用土可用垃圾泥5份、园土3份、堆肥2份混合配制,也可用草炭土加素砂混合使用。植株较喜肥,以堆肥、厩肥为宜,早春施于根际。过磷酸钙、草木灰、米糠等亦应少量施用。秋末需施以腐熟有机肥。干旱季节要适当浇水,夏季气温高,需水量增加,晴天需早浇水、下午浇透水,以保证叶片鲜嫩丰盈。但忌雨淋或浇水过多造成积水。平日见有枯叶时应及时摘除,免损其美。夏季高温季节应避免阳光直射。不耐寒,气温在10℃以下就应移入室内,最好置于阳光可照射到的玻璃窗附近。适当控制水分,室温高时可往叶片上喷洒清水。每年春季换盆。
室内栽培,空气不畅通,易遭介壳虫危害,可用40%氧化乐果乳油l000倍液喷雾防治。
北方地区只宜盆栽。盆土可用泥炭土6份,园土和河沙各2份配制,另加少量饼肥末作基肥。生长季节浇水宜干湿相间,约每月施l~2次稀薄饼肥水。春、秋、冬三季摆放在向阳处培养,夏季和初秋中午前后日照强度大,需注意适当遮荫,则长势旺盛,开花良好。冬季室温保持在6℃以上,控制浇水,便可安全越冬。由于地涌金莲生长较快,故需每年春季换1次盆。